孩子的“躺平”并不是简单的懒惰炒股配资网站识必选,而是心理和精神能量被透支了。
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时,母女之间的对话是转折点之一。
女儿今年刚上初中,初一的学业压力让她逐渐感到不堪重负。
起初,她还能勉强跟上学校的节奏,虽然成绩不如小学那样稳定在班级前十,但她的英语成绩还是有所进步。
作为家长,自然希望她继续保持,甚至能更上一层楼。
“你现在作业写完了吗?”一天晚饭后,我看她在客厅玩手机,忍不住问道。
“还没呢,妈,我写了一下午了,累了想休息一下。”
我皱了皱眉,语气也不自觉加重:“每天都有写不完的作业,你效率太低了!你看看你这学习态度,怎么可能跟得上?”
她一听,脸上的表情立刻变了:“妈,我已经尽力了,最近作业本来就多!我也有在进步啊,英语这次不是考得比上次好吗?”
“进步是有,但不够,其他科目呢?如果你每天都这样拖拖拉拉的,怎么可能把每门功课都学好?”我的语气中带着急切和指责。
这次对话之后,女儿明显情绪低落起来。之后的日子里,母女的对话变得更加紧张和对立。
她时常不耐烦,甚至开始躲在房间里,减少与我的交流。每当我提醒她学习时,她的反应愈发激烈。
“快去写作业,别老想着玩手机!”我再次看到她沉迷手机后大声催促。
女儿抬头,眼神充满了抵触:“你就知道催催催,我已经很累了,为什么就不能让我休息一下!”
“你这是在找借口!学习哪有不累的?大家都在努力,你就不能坚持一下吗?”
她突然拍下手机,情绪激动地回应:“我就是做不到了!你以为我不想学好?可是每天这么多作业,连觉都睡不好,我都快崩溃了!你只知道要求我努力,根本没想过我有多累!”
看着她激动的样子,我一时间愣住了,不知道该怎么回应。
女儿从小一直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,成绩优异,老师也对她赞不绝口。升到初中后激烈的竞争环境和迅速增加的学业压力,使她开始感到疲惫和焦虑。
家里对她的期望一直很高,而我也自认为严格的督促是她成功的关键。但她的内心早已承受不起这些不断增加的要求。
这次对话让我意识到,过去我一直没有真正关心她的感受。作为母亲,我只看到她的成绩和表现,却忽略了她内心的焦虑和无助。
当时,我在网上查阅了很多关于孩子学习动力的问题,也看到了一些类似的讨论。网友们的观点各异。有人认为,孩子的“躺平”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现,父母应该理解并给他们一些空间;
也有人认为,现在的学习压力确实太大,学校和家长的过度施压才是孩子放弃的原因。这些观点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。
看到这些讨论,我想起了邻居家的孩子。那个男孩在初三时也曾一度厌学,父母天天施压,最后他彻底放弃了。
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做法,意识到继续批评和施压只会让女儿的情况更加恶化。
经过那次激烈的对话后,我意识到不能再继续这么逼迫女儿。我尝试改变与她的相处方式,多给她一些空间和信任。
一天,她主动放下手机开始翻阅课本时,我没有像往常一样说教,而是轻声对她说:“你最近状态调整得挺好的,我看你挺努力的。”
她有些惊讶,抬头看了我一眼,点点头,继续学习。渐渐地,我们之间的关系也缓和了很多,女儿的学习态度也有所转变。她不再对学习充满抗拒,甚至开始主动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。
作为家长,我们是否也曾忽略了孩子的感受,一味要求他们达到我们的期望?
当我们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,用鼓励和支持替代批评,他们的内在动力或许会重新焕发。
孩子的成长需要能量,而这种能量,正来源于父母无条件的爱和认可。
校对 庄武炒股配资网站识必选
盈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