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最大煤电CCUS项目投产 高效one体育官方网站“碳捕手”助煤电走低碳路
one体育目前,该项目已与8家单位签订购销合同,合同量为4万吨/月,另外,还有2万吨/年液态二氧化碳将用于与周边油田开展驱油利用研究,实现了捕集二氧化碳的100%消纳利用,并具备稳定的盈利能力,为煤电CCUS长期可持续运营提供了样本,成为创新链协同攻坚的示范案例。
“3、2、1,投产。”近日,随着一声令下,国家能源集团江苏泰州电厂50万吨/年二氧化碳捕集、利用与封存(CCUS)项目正式投产。
该项目是亚洲最大的煤电CCUS项目,其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大规模煤电CCUS技术日趋成熟,为后续开展更大规模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“我们的系统运行安全、可靠、高效,各项指标全面优于设计值,均处于行业最优水平。在‘源头减碳、过程控碳、终端捕碳’的全过程绿色低碳生产上,我们又取得重要突破,为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成功打造了减碳固碳新样板。”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季明彬表示。
实现“双碳”目标,能源行业碳减排是重中之重。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在当下和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,煤电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因此,解决煤电行业的碳排放问题,对实现“双碳”目标至关重要。
目前,CCUS技术被认为是唯一能够实现化石能源大规模低碳化利用的减排技术。它可以将二氧化碳从工业、能源生产等排放源或空气中捕集分离,并加以利用或输送到适宜场地封存,最终实现二氧化碳的减排。
我国《“十四五”现代能源体系规划》明确提出,瞄准新型电力系统、安全高效储能、氢能、新一代核能体系、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、天然气水合物等前沿领域,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、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示范项目。
被称为“碳捕手”的CCUS技术迎来快速发展期。截至2022年底,我国已投用的煤电CCUS项目(含CCS项目)13个,总捕集能力约60万吨/年,规模最大的是国家能源集团锦界公司的15万吨/年CCUS项目。
“然而,从实际运行情况看,目前CCUS还存在总捕集能力低、项目运营成本高、产品应用场景窄等问题。”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碳中和中心主任徐冬坦言。
作为全球最大的火力发电公司,国家能源集团自觉发挥创新主体作用,决心在大规模煤电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领域蹚出一条创新路one体育官方网站。
围绕当前煤电碳捕集技术面临的痛点、难点问题,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公司负责牵头组织,委托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作为技术总负责单位,联合国能龙源环保、华东电力设计院、清华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工作。
作为该项目技术负责人,回忆起项目的科技攻关历程,徐冬至今仍然对很多场景记忆犹新。其中,吸收剂测试最让徐冬揪心。
吸收剂是CCUS项目的关键核心技术。用徐冬的话说,吸收剂是碳捕集的“心脏”。“开发出能耗低、稳定性高的吸收剂是我们的主要攻关方向。”徐冬说。
然而,吸收剂的能耗和稳定性就像一个跷跷板,能耗低的吸收剂,稳定性就差,而稳定性高的吸收剂,能耗也高。如何实现“鱼与熊掌兼得”,成为摆在徐冬等技术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。
“为此,我们反复试验、反复调整配方,虽然失败的次数很多,但每一次测试都让我们对吸收剂的特性有了新的认知,这种新认知一直激励着我们持续做下去。”那时徐冬对攻克难关充满信心,他坚信一定可以找到低能耗、高稳定性的吸收剂配方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1000多次测试,他们成功了!当低能耗、高容量、高稳定性的三元复配吸收剂研发出来的时候,徐冬悬着的心终于落地。
吸收剂研发成功只是第一步,开发出大规模碳捕集工艺包才是项目科技创新的核心。
“吸收塔多高多粗,吸收剂用量多少,入口的温度是多少……所有这些参数都需要我们在工艺包里做好设定。只有找到这些参数组合的最优解,才能真正提高CCUS项目的碳捕集能力,降低项目运营成本。”徐冬说。
“尽管我们在锦界公司有过15万吨/年CCUS项目的成功经验,但是那套技术应用到50万吨的项目中到底行不行?”徐冬心里也打鼓,“毕竟从15万吨到50万吨,并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,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进行技术再造和革新。”
为找到让他们梦寐以求的最优解,徐冬带领团队持续攻关。“比如吸收塔直径,当时我们有3种方案:7米、8米和8.2米。虽然塔的直径越小,投资越省,但是塔径小的同时,烟气的流速就快,同工况下发生塔液泛的风险也就越高。因此,我们必须综合考虑。关于塔直径的选择,我们反复论证了3个月,最终才选定8.2米的方案。”徐冬举例道。
除了三元复配吸收剂和大规模碳捕集工艺包,项目组还与清华大学one体育官方网站、浙江大学等联合开发了小齿顶角填料、新型干法凝胺回收装置、首套国产最大等级二氧化碳压缩机……
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褚景春表示,本项目经历3年的集中攻关one体育官方网站,在基础理论、关键技术、核心装备、系统集成和示范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,首次揭示了大型碳捕集系统与电厂热力系统的耦合规律,攻克了多项碳捕集工程放大技术难题及瓶颈,形成完整的大规模碳捕集科技研发和工艺包设计能力,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显著的社会效益,可为国家CCUS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技术保障和决策支撑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一直以来,捕集的二氧化碳无法实现足额消纳是限制CCUS项目可持续运营的堵点。
“为此,我们提前开展市场调研,锁定了焊接制造、食品级干冰、高新机械清洗和油田驱油等方面的用户。目前,已与8家单位签订购销合同,合同量为4万吨/月,另外,还有2万吨/年液态二氧化碳将用于与周边油田开展驱油利用研究,实现了捕集二氧化碳的100%消纳利用,并具备稳定的盈利能力,为煤电CCUS长期可持续运营提供了样本,成为创新链协同攻坚的示范案例。”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公司泰州电厂总经理蒋欣军表示。
5月27日,泰州CCUS项目试运期间生产的第一批液体二氧化碳交付给了首批用户。“品质非常好!”收到货几个小时后,用户打来的反馈电话振奋了每一名项目参与者。
下一步,泰州电厂将联合相关企业、高校、科研院所,就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、制精细化工品等方面进行协同攻关突破,提升二氧化碳价值率,进一步贯通从捕集到消纳的二氧化碳全周期链条,加快推动煤电CCUS由科技示范转向产业化集群化发展。
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